如何破解乳腺癌耐药困境?专家呼吁:加速精准诊疗创新可及
近日,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学术年会期间,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做了《临床视角——乳腺癌分子病理助力临床诊疗升级》的专题演讲,她明确指出,近年来涌现的AKT抑制剂、PI3Kα抑制剂等创新药物,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,有力推
近日,在第28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(CSCO)学术年会期间,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乳腺科主任廖宁教授做了《临床视角——乳腺癌分子病理助力临床诊疗升级》的专题演讲,她明确指出,近年来涌现的AKT抑制剂、PI3Kα抑制剂等创新药物,为乳腺癌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利器,有力推
年过五旬的李女士(化名)在确诊HR+/HER2-晚期乳腺癌后,经历了一线CDK4/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初期的成功,却在一年多后面临耐药的现实。她的处境并非个例。在我国,像她这样的患者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70%,构成了庞大的亚群体。当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90
在乳腺癌的治疗路上,耐药始终是患者与医生心中的大难题。尤其是对于雌激素受体(ER)阳性、HER2 阴性的晚期乳腺癌人群,很多患者在经历了 CDK4/6 抑制剂和常规内分泌药物的治疗后,仍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肿瘤进展,失去稳定期。新的治疗选择,迫在眉睫。
乳腺癌患者中约70%为HR阳性、HER2阴性(HR+/HER2−)。对于晚期HR+/HER2−乳腺癌,内分泌治疗和CDK4/6抑制剂治疗进展后的治疗选择有限,对于适合标准化疗的患者而言,耐受性也是一大挑战。
2025年8月22日,NMPA官网显示,由阿斯利康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的Trop2 ADC德达博妥单抗(Datopotamab deruxtecan,Dato-DXd,商品名:达卓优,代号:DS-1062a)获批上市,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内分泌治疗且在晚期疾病阶段
6月11日,记者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获悉,该院肿瘤科近日开出首张创新靶向药伊那利塞处方,标志着乳腺癌耐药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。
“她最初检测出乳腺癌时,是30多岁,当时接受了手术、化疗、放疗及内分泌治疗,但仍出现了转移。转移后也采取了多种治疗手段,但每种治疗控制一段时间后疾病都再次进展。”甘露说,经过基因检测,他们发现患者有PIK3CA基因突变,这与疾病的进展可能有很大关系。
而近期,美国纪念斯隆-凯特琳癌症中心(MSKCC)Sarat Chandarlapaty和Antonio Marra 团队发表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发现,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3(APOBEC3)相关突变特征的存在,是诱发和驱动耐药相关基因发生特征性改